旅行不一定要充滿感官刺激或聲光效果,有時候,旅行的目的正是要擺脫這些世俗的刺激與爆炸的資訊,在旅途中,與自己好好相處、對話,讓美麗的景致沉澱、平靜你的心情。這些地方可能有著宛如世外桃源的風景,面對著壯麗的大山大海,或是充滿了歷史、宗教或文化的遺跡,甚至需要經過一段艱辛的路途才能到達。不見得是與世隔絕,卻能讓人感受到心靈的洗滌。TEXT_ Paul Chen、Christine Lee PHOTO_ Christine Lee、shutterstock

JERUSALEM & TEL AVIV & MASADA 以色列 耶路撒冷& 特拉維夫& 馬薩達
不論你有無宗教信仰,或信仰為何,都值得到以色列一趟,見識耶路撒冷這各大宗教必爭之地,見識以色列人如何在乾涸沙漠裡創造出奇蹟,見識特拉維夫舉世聞名的夜生活地景。換得心靈自由的形式有很多,神、酒精、貧瘠之地見豐盛,都是震撼麻木身心的好媒介。

聖地並陳的耶路撒冷
來到耶路撒冷任誰都會肅然起敬,清一色大理石搭建出來的市容,整齊清爽中卻帶著嚴峻冷酷。從西元前10世紀所羅門王在此蓋了第一個聖殿,這裡就成為猶太信仰的神聖中心,位在聖殿山下西側的哭牆(又稱西牆),總長488公尺,是猶太人祈禱和朝聖的地點,也在20世紀初期猶太復國主義興起後,成為猶太與穆斯林紛爭頻仍之地。

哭牆所在的舊城區,整體可以分為穆斯林區(圓頂清真寺與阿克薩清真寺)、基督徒區(聖墓教堂)、猶太區和亞美尼亞區。走在這些古老的宗教勝地感受虔誠氛圍同時,也以趁機逛一下琳琅滿目的手工藝品店和中東美食小攤,熙攘中又透漏著一絲緊張,是充滿衝突張力的旅遊體驗。在處處皆聖地的耶路撒冷,舊城的市集展現了尋常市民的日常生活樣貌。

特拉維夫的日與夜
如果過高濃度的宗教洗禮讓人心累,可以到特拉維夫(Tel Aviv)換個心情。特拉維夫意即「春天之城」,有再生、復甦之意,難怪從耶路撒冷過來的人都有卸下重擔、輕盈變身之感。特拉維夫是另一種聖地─同志與派對專屬之地,但白天到塔亞樂沙灘(Tayalet)或耶路撒冷沙灘(Jerusalem)看看俊美的以色列男女做日光浴和打沙灘排球,也是尋常生活的賞心悅目。特拉維夫的夜生活是舉世聞名,但來玩口袋要夠深,一杯調酒動輒20美金的高物價,想買醉的心先當場碎一地。

沙漠裡的極端之地
若往南走直直闖進朱迪亞沙漠東側,就會來到令人望之生畏的馬薩達(Masada)。馬薩達高踞於450公尺的懸崖之上,地勢險峻。西元72年時在此居住的猶太人被羅馬軍團圍城攻擊,3個月後城內居民全數自盡也不願向羅馬人投降,也為此地立下「反抗聖地」的里程碑。直到現在,以色列年輕人服兵役時必定包含「日出前攻頂馬薩達」行程,以向當年祖先「不自由毋寧死」的偉大情操致敬。要從東側的蛇行路(Snake Path)短時間攀升450公尺,的確需要很好的心肺機能,無怪乎有些以色列年輕人會開玩笑說:「古人一想到以後下山還要爬上來,乾脆就地自盡比較爽快。」
離馬薩達不遠的死海,位於以色列、約旦與巴勒斯坦交界,因為這裡的高鹽度讓魚群無法生活其中,故得名死海。過去,遊客來死海多要拍一張在海面上悠閒讀報的觀光照,才算到此一遊,現在可能換成了滑手機。不變的是千萬別讓海水噴到眼睛、嘴巴以免造成強烈刺激。
