Shopping Cart

購物車內沒有任何商品。

慢食臺東 Slow Food in Taitung

TEXT_石雅嵐  THANKS_國立臺東生活美學館 PHOTO_津和堂

慢食(Slow Food),於1980年代起源於義大利,核心價值是友善土地的生活方式,不只Slow(慢),還要Good(好)、Clean(乾淨)、Fair(公平交易)。在臺東,慢食運動也有近十年的歷史了,從2012年的「一個人的產地餐桌」至2015年的「時令餐桌節」,發展到了2017年,是一場接一場的臺東「慢食節」。「慢食臺東」已然成為在地飲食文化。

在臺東發起慢食運動的幕後推手是郭麗津,嫁作臺東媳婦的她認為,臺東的風土環境良好、族群和飲食文化又多元,非常適合推展在地的慢食運動;於是,她借鏡了國際上已行之有年的慢食理念,在臺東推動慢食價值的產業輔導工作,也逐漸形塑出屬於臺東自己的慢食文化。她指出,食物,是讓人與人、人與土地很容易產生關係的一個媒介;不同於仰賴外地食材的大都會或城鎮,在自給自足的臺東,人與食材的距離很近,四季的時令感也很強,再加上臺東人的熱情與友善,讓臺東的飲食文化有獨特的發展空間。
維護臺東的食物多樣地景是臺東慢食相關活動的最終目標。郭麗津解釋,「所謂改變,一方面是支持使用原住民傳統方式或無毒農法的生產者,另一方面是鼓勵廚師提升採用在地食材的比例,藉此來守護臺東這片美麗的生產環境。」

同時,臺東慢食節也強調地方飲食記憶的挖掘,透過在餐桌上復刻傳統的在地風土展現,以喚起對臺東在地傳統飲食文化的認同與延續。她指出,2017年底的慢食節有一大亮點,就是復刻已經消失了20年的老臺東人記憶──「有生便當」,「有生飯店跟臺東地方上的人有過很多溫暖的互動,他們家獨門做法的排骨尤其經典。慢食協會的夥伴中,正好有兩位來自有生飯店家族,他們花了很多心力跟兄嫂請教,還原出當年的老味道,也為慢食節爭取到許多在地支持者。」


令郭麗津印象深刻和感動的還有,一位元老級的慢食夥伴「蓋亞那工作坊」總是指定在固定位置擺攤,「原來每次慢食節,一位從部落搬到市區定居許久的vuvu(排灣族對年長者的稱謂)一定會來蓋亞那的攤位吃小米飯。蓋亞那不願意換位置,就是希望vuvu每次都能在熟悉的位置找到令他深刻懷念的味道。」慢食運動來到了臺東,不只慢、好、乾淨、公平交易,還多了對食物、對家鄉的記憶,以及對臺東在地食材的印象。

 

臺東慢食節
以吃在地吃當季的概念,支持小農並以手作料理保留在地的飲食文化,創造實踐友善土地的臺東飲食文化品牌。

分享連結
ciaotw-admin
ciaotw-admin